我的这份驱动力似乎总是建立在“爱”之上,所以在讨论这个话题之前,有必要搞清楚:
我眼中什么是爱?“为了满足占有所愿意付出的代价。”
情况一,爱你
爱你,为你而活;只要能够占有你,我愿付出一切,包括我的生命。
这个时候,底层驱动力来源于对“所爱之人对自己的看法”的极度在乎。
但这种情况,看起来是无法干预的。
情况二,爱自己
爱自己,为自己而活。驱动力来源于对“回答我是谁”的行动。
相比情况一,明显这条路有者更大的自由度。不过如果走不进去或受挫;也可能会退回为xxx而活里面。
情况三,爱自己,也爱你
情况一与情况二的混合。我想象中比较理想的情况,为自己和自己所爱之人而活。
貌似是多元驱动力,为事业提供稳定的内心支撑。
困境情况,不知道自己爱什么
不清楚自己爱什么、为什么而活、想要什么、想成为什么。无法爱与被爱,无法清晰回答自己是谁。
内在驱动力缺失。